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同仁:
感谢全国松香年会的组织方给我这次机会在此发言,因为我参加十几届的年会了,一直在台下听别人发言,这一届总算有机会站在台上来发言。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可能到会的许多朋友已认识我了。我是上世纪80年代,随着浦东改革开放,从上海来到云南从事木材及林板制品的采购工作,在90年代初,在云南省林产工业总公司一位老经理的指点下,开始从事松香的贸易。本世纪第一次松香涨价后,也加入到了生产者行列中,经过了十多年的深入接触和学习,也从这些年松香市场的风云变幻,对松香产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现就本人对松香产业的一点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松香产业的概念
松香产业是林产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是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技术和资金为手段,有效组织和提供物质产品的产业。发展松香产业,不仅能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生产提供大量的物质产品,而且对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解决部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社会就业机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松香产业中80%的价值来自松脂,而且这80%完全是农民的收入。)
二、中国松香近二十年的价格变化回顾
1、上世纪90年代,国家经济模式的变化带动松香产业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松香市场,只有“老林家”的人才能做松香生意,而且出县、出省的运输都要到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开具通行证(并要交纳一定的费用)。此通行证都是由更上一级的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印发的。
由于当时还没有放开松香市场,很多地区松脂不能流通,松脂价格偏低,农民采脂的积极性不高,比如云南,每年各县要动员各乡政府号召农民采脂,并下达任务。再加上许多地区还没有开采松脂,全国的松香产量最高也在30多万吨(如当时的普洱松香厂年产一千吨松香)。所以价格也就在3000-4000元/吨。到了1995年,由于当年的出口量大增,松香就供不应求了。
随着海外市场需求的增加,1996年开始涨价,1997年一直涨到6200多元/吨,由于价格是破纪录的翻一番,各工厂就大量生产松香,当年我国松香产量第一次突破50万吨,达到53万吨。
2、2000年前后,松香市场波动特性显现
1998年初,在前一年价格大涨的惯性作用下,市场上松香库存非常大,一些工厂甚至向外租借大的仓库来存放松香,库存多达几千吨,当年市场基本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导致在年底的时候价格下跌到每吨3000元以下。
曾有一位老松香人这样说:“松香价格好两年,坏三年;坏三年再好两年,不可能永远高价位,也不可能永远低价位。”个人认为这话也是有道理的。在后来2005年、2006年、2007年高价位后回跌,以及这次2009年、2010年高价位后2011年的猛跌,就验证了此话。所以说有的时候,历史学家比数学家更能赚到钱。
1998年到2005年的这几年时间市场相对比较平稳,松香价格在3000-4000多元/吨之间波动。
2005年,全国的松脂采割全面开放,松脂价格也随之提高,松香企业逐渐从国有转变成民营,而且工厂的数量随之增加,各工厂争相抢购松脂原料。松香产业的成本竞相提高,松香价格已突破万元大关,一直涨到12000元/吨历史记录。
3、最近五年,外部经济环境对于松香行业的刺激愈演愈烈
可到了2007年,特别是2008年底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松香价格一下跌到4000多元/吨。
从2009年开始,由于我国刺激经济政策,放松银根,增加信贷,加上国内外的刚性需求存在,以及通涨、炒作等因素,2009年、2010年的松香产量并没有减少,但价格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2000元/吨。松节油也创下27000元/吨的最高记录。
然而2011年松香市场却遭遇前所未有的“冷冬”,日本地震、欧债危机,加上国家信贷政策的紧缩,全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大宗商品跌价,松香也不例外。市场是无情的,不相信“松香不会有千元的时代了,松脂不可能破4” 的神话;市场是不相信眼泪的,高成本并不保证一定有高的松香价格,涨价时不讲成本,跌价时也不会计成本的。
三、合理价位下的松香产业亟待健康的发展模式
从松香价格二十年的历程我们发现,松香产业的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依赖性极大,在客观环境不可改变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业内自身的调控来带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松香产业虽说是传统的生物产业,但其产业链较长、产业关联度大,要求松香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各类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在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宏观调控下,在各级行业协会的监督、协调、引导、扶持和服务下,规范企业行为、和谐行业氛围,为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1、在上游松脂采割环节,在维护脂农利益的同时,必须强化科学合理采脂,做到青山常绿、松脂长流。
2、中游的生产企业,要合理利用资源,不能恶性竞争,需整合技术设备差、加工工艺落后的有关企业,有效地监督销售市场,为下游企业能长期平稳采用松香产品建立符合生物产业特点的有序流通市场。
3、下游的使用企业要充分理解上、中游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类生产成本应加于考虑,特别是山上采工的劳动强度不是一般劳务工作所能比拟的。要有效得传递市场需求信息,协调好利益关系。
在此,我呼吁作为松香产业链中的一员,我们都要提高诚信意识,信守承诺,建立社会信用。反之,我们的松香产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市场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各类企业也面临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因此,松香产业上、中、下游要更好地协调、配合一致,劲往一起用,才能把我们的松香产业推更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阶段。
以上只是我从业二十年来对松香产业的一点认识,如有雷同,不胜荣幸。谢谢大家!
2011年11月23日